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-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

超实用的水稻育秧管理大全!

2023-02-28

“秧好半年稻”这是水稻种植户都知道的一个道理,可见秧苗品质的好坏对于水稻生长、丰收是多么重要。秧苗期如何管理?一文分享给你~

01 温度管理

播种后至1叶露尖,温度以保温为主,保持温度在28~30℃,最适温度为25~28℃,2叶期保持25℃,3叶期保持20~22℃,最低不能低于10℃。水稻出苗绿化后要揭掉地膜,一般在晚上揭地膜为好,这时温差小,秧苗适应环境快。

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地膜,由于秧苗水分蒸腾快,根部吸水慢,易造成秧苗生理性失水。揭地膜后就可进行小通风,随叶龄的增长,可以加大通风炼苗的时间,在2.5叶期温度不得超过25℃,如果高于25℃,就要及时通风降温,以防出现早穗现象,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可不覆膜。

02 苗床水分管理

在播种前浇透底水的情况下,原则上在2叶前尽量不要浇水,以后浇苗床水应在早、晚叶片叶尖不吐水、午间新展开的叶片卷曲、苗床土表发白时进行,应把上午晒温的水一次浇透,尽量减少浇水次数,切记不要冷水灌床,以防止冷水僵苗,影响秧苗的生长发育。

尽量做到旱育壮苗,俗话说“旱生根,湿长苗”,要想秧苗盘根好,就必须控制苗床水分。秧苗只有在旱育状态下才能促进根系发育,特别是在插秧前2~3天最好不要浇水,使秧苗根部保持旱育。

03 控制秧苗徒长,矮化促孽

培育壮苗的关键是控制徒长,多效唑具有抑制秧苗伸长、促进分蘖的作用,能提高秧苗叶绿素的含量,增强酶的活性,利于代谢,增强抗旱、抗寒能力。

一般在出苗15天后喷施,每平方米用15%多效唑0.2~0.3g促蘖矮化效果较好。壮苗标准:秧龄30~35天,叶龄3~3.5叶,苗高12~14cm,单苗根数8~11条,带蘖率30%以上。


04 水稻秧苗期病害防治

水稻秧苗期主要病害是水稻立枯病。水稻立枯病是水稻常发性病害,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。

生理性立枯病主要发病原因是秧苗对土壤酸碱度、水、肥、气、热条件不适而发生的病状,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化、变黄、新根少或无新根,发病轻时苗床秧苗变黄,发病中心成锅底状黄化,重时秧苗成片枯死。

病理性立枯病是由于土壤中病源真菌侵染而引发的一类病害,表现为秧苗植株基部腐烂、矮化、黄化,用手拔植株时根部易断。

这两种病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,应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,控制苗床的温度和湿度,培育壮苗,喷施禾苗牌抗重茬产品,提高秧苗的抗病力。立枯病发病时用甲霜.恶霉灵兑水喷施可有效防治。

05 苗床除草

在苗床封闭灭草的基础上,进行人工除草,封闭灭草效果不好的,可在水稻一叶一心期用20%敌稗处理,选择晴天上午9~10时或下午3~5时喷药,避开高温(棚内温度不高于30℃)时段喷药,每百平方米用20%敌稗乳油100~150毫升,兑水3~5公斤均匀喷雾,喷药后30~40分钟盖膜正常管理。


06 苗床追肥

秧苗2.5叶期发现脱肥,每百平方米用硫酸铵1.5公斤,稀释100倍液叶面喷肥,喷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。


07 水稻秧苗移栽前的准备

水稻移栽前要做到“三带”。

一带土,带土能保证插秧质量,有利于秧苗快速活棵返青;

二带肥,每平方米苗床施磷酸二氢钾150g,然后浇水洗苗,能促进根系发育;

三带药,每100平方米苗床用4g美乐对水喷施苗床防治潜叶蝇,同时喷施75%三环唑或天丰素芸霉素内酯1500倍液,配合喷施禾苗牌抗重茬产品1袋兑2壶水。提倡早整地、早插秧。


"));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