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-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

水稻分蘖太少怎么办?如何提高水稻有效分蘖?

2021-06-18

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,分蘖的多少和产量有着直接的关系。当分蘖达不到一定的数量要求时,产量肯定就上不去。因此一定要做好水稻的田间管理,积极应对水稻分蘖不足或者是不分蘖的现象,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。

为什么会出现水稻分蘖少的情况?

整体而言,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,对于温度、空间、光照、水分、养分、土壤等等诸多要素都有着直接的关联。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这几种情况。

第一,温度过低过高不利于水稻分蘖。正常情况下,水稻分蘖需要的温度在20~33度之间。如果能够在25~30度之间的话,那是最合适的水稻分蘖温度。当温度低于15度,或者当温度高于35度以上,都会严重影响水稻分蘖。

第二,插秧密度大空间差也会影响分蘖。很多农民在插秧的时候,一般密度在7~8棵左右。如果密度太大,或者是空间比较差,都会影响到水稻的正常分蘖。

第三,水田营养供应不足会降低水稻分蘖。在水稻种植过程中,必须补充足够的养分,而且需要营养均衡,不能偏施氮肥,还要保证其他的锌钾磷等各种元素的养分供应。因此必须进行科学合理追肥,才能提高水稻分蘖。
水稻分蘖过少该怎么办呢?

一、加强稻田的水分管理。在水稻分蘖期间灌水不宜太深,而且要分层进行,且宜浅灌。可以适当的晾田,但是千万不能晒田。适当晾田可以让水稻的根系呼吸到氧气,促进根系更加茁壮健康生长,从而吸收足够的养分,促进植株强壮,这样的话在分蘖的时候,也可以增加效果,提高质量。同时还能排除一些有害物质,对水稻有效分蘖起到一定的作用。

第二,及时进行稻田防病除草。在稻田在种植过程中,经常会伴生很多像稗草、马唐、千金这样的常见杂草。当水稻进行分蘖的时候,一定要及时进行除草,这样才不会影响水稻分蘖,并且减少水田中的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的可能,比如说在这一阶段最容易发生纹枯病、细菌性褐斑病和赤枯病以及稻水象甲和稻潜叶蝇等。如果是稗草的话,可以采用氢氟草酯防治。如果是阔叶杂草的话,以苯达松为主。

第三,合理进行稻田追肥管理。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,养分不足是导致水稻分蘖少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,一定要及时进行追肥,尤其是水稻分蘖时,要保证水稻能够吸收到相对全面均衡的养分。所以在这个时候,可以适当追施一次分蘖肥。促进水稻分蘖,减少病虫害,提高水稻的营养吸收能力,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。

总之,在水稻种植过程中,如果出现分蘖太少的情况,一定要及时找到原因,针对性的进行处理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水稻有效分蘖,增加水稻的产量。

"));
网站地图